大溪擁有許多歷史建物與各式美食,絡繹不絕的人潮曾讓大溪名列台灣十大觀光小城第二位。日治時期的大溪老街因實施市街改正而改建,巴洛克式風格立面為當時建築流行,如今成為老街建築的特色。大溪豆干、百年油飯、三角湯圓、賴媽媽豆花等美食,也是吸引遊客到訪的關鍵。但在地居民逐漸向錢靠攏,每到假日,引入許多外來攤位占據和平老街,甚至排到了中正公園,宛如大溪美食街,逐漸模糊大溪特有的文化特色。大家不妨跟著我沿著以下順序,走訪大溪歷史建物,品嚐大溪在地美食。

和平老街

第1站  李騰芳古宅

抵達大溪後先不急著找停車場,先將車開到離老街有一大段路的李騰芳古宅看看。已有逾150年歷史的李騰芳古宅,歷經三次整修,於2017年4月重新對外開放。根據史料推測,古宅約興建於1860年至1864年間(清咸豐同治年間),由經營米榖事業起家的李家先祖炳生、都生、振生三兄弟起造,宅邸落成不久,李騰芳便考上舉人,因此宅邸就成了舉人宅,如今已被國家列入二級古蹟,而且免費讓遊客參觀。李騰芳本名有慶,騰芳是皇帝所賜的官章,他在1865年(同治4年)考中舉人,進入外埕廣場可看到4座旗竿座,前一對為石造,後一對為木造。靠近大門的那座上頭刻著「同治四年乙丑補行甲子正科立」,另一座石造旗竿座則刻著「中式二十一名舉人李騰芳立」,象徵家族與地方榮耀。李家古宅格局以四合院為基礎,基地輪廓呈不規則橢圓,有著天圓地方的概念。木雕為李宅的特色,主題多以花鳥為主,來到這裡除了看建築格局,也要細細品味這些雕刻之美。

李騰芳古宅

李騰芳古宅

李騰芳古宅

李騰芳古宅

李騰芳古宅
地址╱桃園市大溪區月眉路34號
時間╱9:30→17:00

第2站  大溪橋

雖然李騰芳古宅附近就有月眉停車場,但我個人建議停放在大溪橋頭停車場,以次計費,在大溪玩一整天才只要50元。橫跨大漢溪的大溪橋早期是竹木板橋,日治時期改建為雙孔吊橋。現今的大溪橋是仿吊橋外型修建而成的鋼筋水泥橋,全長330公尺,採用與大溪老街相仿的建築風格,僅供行人及自行車通行。半圓頂式的橋頭有如城堡般氣派,橋身兩側則以類似老街立面牌樓串連的形式裝飾。林本源家族搬遷到大溪時,找來技術精巧的木匠師傅協助興建宅邸,有不少師傅便在此成家立業,並以木材製作多種童玩讓小孩玩樂,因此陀螺就成為大溪的代表物,橋兩端設置了不少陀螺裝置藝術。原本走到大溪橋另一端後,需要爬上一段階梯才可抵達老街,對於行動不便者非常不方便。在2017年1月啟用景觀透明電梯後,讓旅遊大溪更便利。

大溪橋

大溪橋

大溪橋

大溪電梯

第3站  大慶洞、石板古道

走過大溪橋後不搭電梯上中正公園,先往左方的大慶洞走去,由6位藝術家利用1個月時間在隧道內繪製3D立體彩繪,將大溪地區的發展現況與特色,濃縮在這短短近30公尺的隧道內,石門水庫、老街風光、大溪橋以及豆干、綠竹筍、苦茶油等在地農、特產都是壁畫主題。有人可能會發現大慶洞比旁邊的道路還低了些,原因是蔣中正過世後要移往慈湖陵寢時,因為禮車太高無法通過,才將大慶洞往下挖深。大慶洞旁的石板古道,是過往連接碼頭與大溪老街的主要通道之一,但一旁牆上的拿破崙派廣告非常破壞景觀,只能說小時候大家都拿美術課來上學科,現在自食惡果了,台灣人的美感真的獨步全球。古道是利用大漢溪的溪底石鋪設而成,呈「之」字型蜿蜒,以階梯為主,部分則為斜坡,階梯間的落差約5→10公分,原是為了方便搬運貨物而設計,現在則非常適合散步,古道終點就是熱鬧的和平老街。

大慶洞

大慶洞

石板古道

石板古道

石板古道

石板古道

第4站  迷宮巷、鳳飛飛舊居

石板路底接續和平路老街,此時先往普濟堂走去,來到「迷宮巷」,因當時的挑夫與木匠收入有限,加上為了工作方便,就在普濟堂與福仁宮後面的巷弄搭建住屋,由於是沒有計畫地隨意興建屋舍,因此巷內寬窄不一且曲折,外地人來此有如走入迷宮。日治時期市街改正時並未重建此處,彎彎曲曲的巷道就一直保留至今。已過世的歌手鳳飛飛孩童時就住在名為「草店尾」的巷弄,舊居不對外開放,僅門口懸掛一幅照片可供辨識,據說她經常站在門前的水井吊嗓子、練歌喉。巷道中多座封閉的水井,就是過往居民的用水來源。

迷宮巷

迷宮巷

迷宮巷

迷宮巷

第5站  和平老街

走出迷宮巷來到的是大溪最熱鬧的和平老街,大溪最早為凱達格蘭族與泰雅族的居住地,乾隆年間陸續有漢人順著水路來此進行較大規模的開墾。道光年間,新莊的林本源家族為了躲避械鬥,舉家搬遷至此並開鑿埤圳發展農業,更利用河運經營米鹽、木材運輸等生意,帶動大溪商業發展。道路兩旁的建築一樓的圓拱形設計,上方裝飾仿巴洛克式浮雕山牆立面,且每一戶使用的圖案均不同。如此風貌是因為1912年,日本政府下令大溪地區進行社區改正計畫,將目前和平路、中山路周邊地區大規模整建,除了拉直、拓寬道路,兩旁的住家也以西式風格美化街道,一般住家主要以紅磚牌樓立面搭配紅磚屋,店家則以歐洲風格的拱門梁柱搭配華麗的雕塑裝飾。承接工程的泥匠師傅陳旺來、陳三川兄弟原專精於廟宇屋簷浮雕的製作,在施工時便將巴洛克式風格與中式建築的松、鹿、蟾蜍、鯉魚躍龍門等代表吉祥的物件結合,展現出獨特的街道風貌。每個牌樓圖案都有其代表意義,可見設計者極富巧思,例如永發號的半圓牌樓頂端是孔雀開屏,下方是主人黃姓字樣,兩旁花瓶插著牡丹,代表平(瓶)安富貴;兩旁吐著雲狀花朵的三腳金蟾,因閩南語的蟾蜍音似搶錢,則意指招財。接續的松茂茶棧三角型牌樓頂端是一個綵球,兩條垂帶由兩隻獅子啣著,結合中間的「鯉躍龍門」象徵出人頭地;深棕色「松茂茶棧」字號,是由玻璃拼貼而成。再過去的「Kenko」字號,據說是日文「健康」的拼音。平日的老街人潮少,且部分外地攤販不會前來,但就算攤販不來,居民也是在道路兩旁停滿了車,想要拍照也只能往上拍山牆,但醜陋的招牌又無法避開,很可惜了這些美麗建築。

和平老街

和平老街

和平老街

大溪老街

第6站  游記百年油飯

時間差不多是午餐時刻,轉進中央路便是大溪的市集所在,許多在地美食就藏身在兩側的巷道內。「百年油飯」是創始人游兆讚從1862年起用一根扁擔沿街叫賣創立至今,在1995年正式定名。由油飯、肉捲、肉羹湯組成的「百年三寶」是店內招牌套餐,油飯雖顧及健康不用香蒜、五香爆香,也不加味精並少鹽少油,卻絲毫不減美味。肉捲裡包了整條的里肌肉,不似其他店家只用魚漿或是肉末製作,吃起來十分飽足。肉羹湯裡除了肉質新鮮的肉羹外,湯中還帶有蔬菜清甜,且濃稠適中,是油飯與肉捲的完美搭配。不過再由老闆子女重新接手後已改變風貌,餐點也做了調整,百年三寶已消失。

百年油飯

百年油飯

游記百年油飯
地址╱桃園市大溪區民權路17號
時間╱11:00→19:00(周三休)

附近的三角湯圓假日總是擠滿人,如果不想吃油飯,也可列為午餐選擇之一。

三角湯圓

三角湯圓

金字塔三角湯圓
地址/桃園市大溪區中央路181號
時間/9:00→19:00(假日到20:00)

第7站  賴媽媽豆花

吃完正餐,來道甜點吧。大溪除了豆干,同樣以黃豆為原料的豆花,也是特色小吃,位於多目標體育館內的賴媽媽豆花,可作為飯後甜點或下午茶。第一次來此建議嘗試招牌豆花,可以一次吃到店裡紅豆、綠豆、大豆、花生、Q圓共五種配料。採用古法製作的豆花口感札實,還透出微微炭燒香氣。各種配料並非熬煮到軟爛,而是可以吃到粒粒口感。糖水清淡不甜膩,與豆花、各種配料組合出美妙滋味,無怪乎假日總是擠滿老饕。這裡採自助式,點餐買單後要自己端去座位區找位子,吃完後要將托盤和碗放在左邊的回收架上。

賴媽媽傳統豆花

賴媽媽傳統豆花

賴媽媽豆花
地址╱桃園市大溪區登龍路22號
時間╱9:00→18:00(周三休)

第8站  中山老街

吃飽喝足後繼續走行程,如果沒有吃飽也沒關係,走逛大溪老街不用擔心找不到東西吃。不同於和平老街的熱鬧,與和平老街平行,距離約500公尺的中山老街則顯得冷清,這裡的建築不是傾倒僅剩下立面,就是內部經過改建,僅保留外牆。中山老街舊稱新南街,由於鄰近日治時期的郡役所、公會堂、武德殿等重要官方設施,有許多政商名流居住於此,因此立面牌樓較為素雅高貴、氣勢不凡。其中規模最大的「建成商行」,其主人是當時大溪的樟腦及煤礦鉅子簡阿牛先生,由僅存的外牆來看,圓頂式屋頂、三間開的大小,可能是大溪當時最氣派的建築;「蘭室」主人是民初有名的留日畫家呂鐵洲先生,也是此區較具規模的一座。如今中山老街在藝文團體進駐後成為大溪的文創街,展現大溪優雅的一面,雖然冷清,但和宛如大溪美食街的和平老街有明顯區隔。這裡建築立面比和平老街美觀,但淪為居民停車場,拍起照來也是不好看。

中山老街

中山老街

中山老街

第9站  武德殿、大溪公會堂(公會堂整修中)

日治時期,日人在台灣設立多座武德殿,作為培養軍警武藝之用。大溪武德殿約於1935年落成,是大溪地區警察及居民修練柔道、劍道的場所。後來因蔣中正非常喜歡大溪的風景,將一旁的大溪公會堂設為行館,武德殿成為大溪憲兵隊的營舍,直到產權歸還給大溪,才重新整修後開放民眾參觀。建築原是木造屋頂、洗石子磚牆結構,正脊兩端是採用類似「鯱」的形式,有別於一般常見日式建築使用鬼瓦。整修後的武德殿仍保持原木屋頂與青銅裝飾,四週牆面與護欄則改為水泥和洗石子,在作為藝文展覽空間後,原本充滿陽剛味的氣氛軟化不少。後方的附屬建築,也在2016年底對外開放,據說原本是作為來武德殿比賽選手的休息室,後來被拆除,如今重新整修後,連同武德殿成為大溪木藝博物館的一部分。鄰近的大溪公會堂建於1921年,是當時民眾集會、舉行各種典禮或活動的公共空間,1923年日本裕仁皇太子派往角板山巡視的「御使差遣」(即待從官),便以此處作為休憩用餐的地點。由於四周綠樹成蔭、環境清幽,後來成為蔣中正眾多的行館之一。公會堂為1層樓高紅磚建築,襯以白色帶狀,加上圓拱形的門廊,是當時追求洋化下的建築樣式,亦有人將其歸為「臣野式」風格。雖然上頭仍掛著「總統蔣公紀念堂」的大字,不過展覽內容以文藝創作為主。武德殿及其附屬建築、大溪公會堂在有展覽時才會對外開放,如果來訪時碰上展覽期間,可要好好把握。

武德殿

武德殿

大溪公會堂

武德殿
地址╱桃園市大溪區普濟路33號
時間╱9:30→17:00(周一休)

大溪公會堂
地址╱桃園市大溪區普濟路21之3號
時間╱9:30→17:00(周一休)

第10站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壹號館

繼續來到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壹號館,這裡原本是大溪國小校長宿舍,一度面臨拆除危機,因地方人士爭取而保留。大溪木器產業已有百年歷史,不論是有形的器物或無形的技術,早已和大溪緊密結合,故以木藝生態博物館為名,因是第一棟修繕開放的空間才稱為「壹號館」,後來武德殿附屬建築、武德殿後方的四連棟、藝師館陸續開放,共同保存、記錄與展演「大溪木藝產業」和「大溪常民生活」。壹號館屋內格局沒有多餘的調整,利用部分牆面介紹大溪發展與歷史建物,在走訪過前面各景點後再來到這裡,透由解說板與影片的詳細介紹,彷彿走進時光隧道,對大溪的認識又更深一層。門口的大榕樹就是老阿伯現滷豆干原攤位所在,搬遷至店面後招牌還寫著「榕樹下」,不過在第二代接手經營後已經刪除並改成「第二代」,若不是館內志工介紹,一般遊客可能不知道這段故事。

壹號館

壹號館

壹號館

壹號館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壹號館
地址╱桃園市大溪區中正路68號
時間╱9:30→17:00(周一休)

第11站  老阿伯現滷豆干

老阿伯現滷豆干原本只是一個設在壹號館前大榕樹下的攤販,好味道在大家口耳相傳後便開設店面,人潮更勝以往,每到假日總是大排長龍。這裡的各式滷味是先以獨家配方滷過才放入小鍋中加熱,不但味道能滲進食材內部,且能保持香氣。點餐時除了可從豆干、百葉豆腐、素腸、素肚、素雞等挑選喜歡的品項單點,店家也配好了綜合或全套兩種綜合餐,可供親友一起分享。而黃金蛋結合了糖心蛋的口感與滷蛋的香氣,是這裡必點。我個人建議平日過來,假日人潮眾多,滷得都不夠入味,味道就差多了。

平日小排隊
老阿伯現滷豆干

假日排很長
大溪

老阿伯現滷豆干

老阿伯現滷豆干
地址╱桃園市大溪區中正路37號
時間╱8:00→20:00

第12站  大溪中正公園

興建於日治時期的大溪中正公園原名「大嵙崁公園」,當時公園內建有大溪神社、忠魂碑、相撲場、公會堂等日式建築,二戰結束後除了公會堂作為蔣中正行館而得以保留,其餘均遭受嚴重破壞。公園呈現狹長形,北端較寬南端較窄,原來是當時的大溪人刻意將公園設計成台灣的形狀。大溪神社建於1932年,比桃園神社、中壢神社還早,神社被拆除後,原本奉祀的神龕被地方搶救保存,兩側的狛犬因為形似石獅而幸免於難。基座上方則築起3層樓高的「超然亭」,可俯瞰四周景色。亭前的步道在近年重新搭建石燈籠,用以恢復往日樣貌。相撲場一度改成蓮花噴水池,2006年改建為圓形表演場,是目前台灣僅存的日式相撲場架構。2017年重新整建,重現相撲場土俵,不過目前用木板蓋著,僅能看到整體外觀,一旁擺放相撲娃娃讓遊客拍照。原本的忠魂碑是日本人用來紀念在台灣因公殉職的軍警人員,國民政府來台後拆除石碑,在基座上方搭建「復興亭」。

中正公園

中正公園

中正公園

中正公園

大溪

大溪

第13站  大溪夜色

弱還有時間和體力,不妨等待夜晚降臨,欣賞大溪老街夜色後再離去。期間可以在中正公園內稍歇息,或去公會堂對面,由老屋改裝的丑咖啡坐坐,喝個下午茶。和平、中山老街在夜晚人潮退去,街道冷清不少,在點起照明燈後讓老街呈現寧靜中的璀璨。大溪橋在夜晚也會點燈,不同顏色變化下的橋身更加光彩絢麗,妝點出另一番華麗風貌,是熱門夜景拍攝景點。

丑咖啡

丑咖啡

丑咖啡

大溪老街

大溪橋

丑咖啡
地址╱桃園市大溪區中山路53號
時間╱11:00→19:00(周六&日10:00起,周三休)

 

arrow
arrow

    yanggo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