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籠包是台灣代表性美食之一,蘆洲地區的小籠包似乎有自己的風格,和鼎泰豐等名店販售的灌湯包不同。現擀現包的小籠包是將攪拌快接近肉漿狀的內餡,用著薄卻又具有韌性的外皮包覆,沒有灌入湯塊,雖然不會像鼎泰豐那樣大噴汁,但一口咬下仍會流出自然肉汁。另一個蘆洲小籠包的特點,就是大部分店家提供自製辣豆瓣,每家店的風味都不同,就算小籠包本身味道接近,但因為辣豆瓣會讓小籠包增添不同感受,以下幾家是我個人比較常去的店家。
目前日期文章:201701 (12)
- Jan 30 Mon 2017 21:37
【新北蘆洲】蘆洲小籠包大集合,每一家都各有特色
- Jan 28 Sat 2017 12:05
【宮崎】宮崎風土あっぱれ食堂(天晴食堂),宮崎鄉土料理大集合
來到宮崎,一定要吃地雞料理和宮崎牛肉,大部分台灣遊客到宮崎都會跑去山內農場或塚田農場吃地雞料理。位於橘通商店街裡的宮崎風土あっぱれ食堂(天晴食堂)主打道地宮崎口味,且餐點種類豐富,不管是各式地雞料理或是宮崎牛料理,這裡都吃得到,而且中午時段就開店。
- Jan 23 Mon 2017 14:29
【拉麵圖鑑】雞二拉麵點餐機操作大解析
「雞二就是大,從小吃到大」,雞二拉麵在正式開幕後,大、小雞二拉麵立即造成話題。尤其大雞二的450公克麵量、250公克以上的蔬菜,搭配六大片厚厚叉燒的超大份量,及$239的價格,可說在全台灣無人能敵。不過在吃到大份量的雞二拉麵前,先來認識一下點餐機的操作。
- Jan 20 Fri 2017 19:35
【拉麵圖鑑】吳留手拉麵,串燒跨足拉麵,帶來濃厚雞白湯(已歇業)
雖然1月初就知道吳留手開了拉麵店,但每次過去都撲空。這天在先後吃過真登、雞二之後,在返家途中剛好經過八德路,看到吳留手拉麵今天有派人留守,也不管剛吃的雞二還沒消化一半,找個停車格把機車停好,就毅然決然踏入店裡。
- Jan 17 Tue 2017 22:38
【拉麵圖鑑】雞二拉麵,台灣雞白湯拉麵始祖重出江湖
「雞二就是大,從小吃到大」,這句簡單好記的口號,是最近開幕的雞二拉麵宣傳詞。因為店裡以雞湯為主,且份量十足有如日本的二郎拉麵,因此李老闆取雞湯的雞和二郎拉麵的二為店名,成立雞二拉麵,以平易近人的價格提供多款拉麵,不僅要讓客人覺得好吃,還要讓客人吃飽、吃滿,吃不完就打包帶走。
- Jan 17 Tue 2017 16:29
【拉麵圖鑑】麵屋真登,新潟拉麵名店進軍台灣,不敵大環境退場(已歇業)
新潟縣在日本也是拉麵蓬勃發展的區域,這家麵屋真登,在塔碑露骨(tabelog)中以3.59分和多店並列為新潟第五位,是長岡市的排隊名店。這次來台北開設分店,將新潟的好味道帶來台灣。
- Jan 15 Sun 2017 20:32
【雲林虎尾】頂溪社區屋頂上的貓,可愛貓咪彩繪村
北部有侯硐貓村,中部虎尾也有個貓村, 不過這個貓村沒有一大群真貓,而是由多幅3D貓彩繪及可愛貓塑像所構成。在屋齡逾半世紀的老舊牆面上,彩繪出可愛的「貓群」,或慵懶休息、或追逐嬉戲,可愛畫面吸引遊客前來。
- Jan 15 Sun 2017 16:58
【蘆洲】黃家水煎包、小籠包,蘆洲少見厚皮小籠包
- Jan 12 Thu 2017 20:59
【岐阜】白川鄉合掌村冬季點燈,一年只有少數幾天才有的夢幻時刻
白川鄉位於岐阜縣西北部白山山麓,是四面環山、水田縱橫、河川流經的安靜山村。因為那裡有一百多棟「合掌造」(以茅草搭建的人字形屋頂建築)民宅,所以一般也稱為合掌村,在1995 年被指定爲世界文化遺産。每年冬季舉行的點燈活動,更是一年中最夢幻的時刻,吸引世界各國遊客到訪,也是全世界攝影師廝殺的戰場之一。也因為近年遊客眾多,規定也更趨嚴格,想要在展望台拍照的難度變得好高。
- Jan 11 Wed 2017 16:25
【拉麵圖鑑】本家第一旭台北短期出店,落腳慶城街1號(結束營業)
「京都圓環」看準了台灣人對日式餐飲喜新厭舊的心態,在慶城街1號美食街包下了一個區塊,找來京都名店以短期出店的形式來台設點,第一彈為創業50年的排隊拉麵老店第一旭,及京都太秦映畫村藝人專用特產便當穗久彩。
- Jan 09 Mon 2017 20:49
【鹿兒島】壽庵,好吃的鹿兒島黑豚豬排
鹿兒島的黑豚是九州必吃名物之一,壽庵在鹿兒島設有三家分店,分別是荒田八幡站附近的荒田總店、鹿兒島中央站西口附近的鹿兒島中央站西口店以及東口的鹿兒島中央駅バスチカ店,店裡提供黑豚炸豬排、黑豚涮涮鍋、壽喜燒及熔岩燒等料理。原本是要從宮崎搭電車過來鹿兒島,但這天大雨造成電車停駛(與根本不大,日本人實在太謹慎),臨時改搭巴士過來,抵達鹿兒島已經晚上七點多,下車後就來到距離巴士站較近的バスチカ店品嚐黑豚炸豬排。
- Jan 01 Sun 2017 23:06
【攝影】2017台北101跨年煙火
距離前一次拍攝台北101跨年煙火,已有3年時間,總覺得每次都大同小異,加上需要耗費五六小時以上卡位,然後拍不到幾分鐘,很沒經濟效益,所以每年跨年,就會看天氣和心情決定是否拍攝。今年覺得天氣還不錯,但又不想花太多時間卡位等待,於是挑了以前沒有拍攝過的劍潭山。